1 2 3
【讲好人大故事 • 代表工作篇】五大连池:以“家”为平台,激活代表工作“一池春水” 发布时间:2023-08-28 作者:管理员 点击量:

    从2018年6月开始,五大连池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开展“人大代表之家”创建工作。几年来,通过科学有效的建设、管理和使用,这些遍布全市的“人大代表之家”已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学习交流、联系群众、为民代言、参与经济建设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平台,有效激活了代表履职“一池春水”。

夯实基础建好“家”

    建“家”以来,五大连池市委、市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,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,制定了《五大连池市人大常委会关于“人大代表之家”建设的实施方案》,为“人大代表之家”配备了桌椅、电脑、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和书籍等学习资料,制作“人大代表之家”标志牌,建立《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》《人大代表学习制度》等七项规章制度,进“家”代表的照片、姓名、职务等信息向群众进行公示,方便选民联系、接受选民监督。设置专人负责“家”的日常管理工作,建立代表履职档案,对代表出席活动情况、活动内容和成效记录在册,保障了基层人大代表活动的经常化、制度化和规范化。


    目前,全市已建成“人大代表之家”108个,其中达到有场所、有标牌、有制度、有公示栏、有计划、有专人负责、有记载“七有”标准的63个,省、市、县、乡(镇)四级786名大代表按选区和就近就便的原则全部进“家”,实现了全市“家”的全覆盖。

抓活载体用好“家”

    “家”不只是一块牌子、一间房子、几张桌子,更是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。各个“家”把代表工作与镇、村、社区中心工作相融合,通过搭建各种活动载体,开展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。

    通过“听民声、知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活动。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小区道路长年失修难以出行,商贩占道经营,物业管理不规范、收费不透明,学校门前小吃卫生不达标、交通混乱等问题。取消了青山公园内建停车场、公共场所卫生间不合理收费项目。化解了多年积压的土地纠纷、开荒地收费等矛盾集中的问题。


    通过开展“圆梦微心愿”活动,让失聪人听力“复聪”、帮助腿残人“出行”。通过端午节、仲秋节,给群众送爱心粽子、香甜月饼……

    人大代表通过“家”这个平台近距离接触、走近人民群众;人民群众通过“家”这个平台,对人大代表也有了切实的认知和认可。

力求实效提升“家”

    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,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学习放在重要位置,为各个“家”统一下发了《人大代表履职手册》《代表如何提议案、建议》《代表法》等书籍,编制了《人大代表工作手册》《学习培训材料汇编》《人大工作月刊》《人大会刊》等辅学材料,为代表进“家”学习交流、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提供智力支持。近几年,因为新冠疫情,各“家”积极转换思路,通过集中、线上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学习。市人大常委会也通过组织“代表之家”经验交流会、年度工作推进会等形式,促进“家”与“家”的互动,相互学习交流、开阔视野、共同提高,使代表履职能力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   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要求,每月15日和25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,各代表小组成员轮流坐班,对选民反映的每件问题都登记在册,按照规定程序处理。同时提升代表主动服务意识,采取“坐诊式”和“出诊式”相结合的方式接待选民。代表在接待日下沉入户,与群众谈心谈话,征求选民对城乡建设、民生保障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意见,帮助选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,得到了广泛赞誉和认可。


    为市委解忧、为民众代言。各“家”在城市建设、恐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安全生产、人居环境整治、法治体系建设、疫情防控等工作中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。各“家”定期组织代表下基层开展调研调查活动,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、反馈,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,赢得选民的支持与信赖。几年来,通过“代表之家”收集校门口交通秩序,噪音扰民,物业管理、环境整治、城市供暖、老旧小区改造等意见建议450余件,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办理力度,群众满意率逐年提升。

    “‘人大代表之家’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主要阵地,要充分发挥‘家’的作用,继续加强对代表的培训,密切联系选民,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。重点关注群众呼声较高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,有效解决基层实际问题,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五大连池市落地生根。”今年5月23日,五大连池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“人大代表之家”建设工作推进会议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岩对“代表之家”再提要求。



您是第 位访客
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黑河市人大常委会

技术支持:哈尔滨同庆网络

备案证号:黑ICP备17006659号